帕客,顾名思义,是指钟情手帕,追求环保的人士。复旦大学学生李婷就是一位手帕不离身的“帕客”。李婷特别怀念童年特别流行使用手帕的那个年代:“我小时候上幼儿园,老师都要检查小朋友带没带手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纸巾,就没什么人随身带手绢了。”
咨询机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9年曾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和成都6个城市的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6.6%的公众在过去一周中使用过一次性纸巾,平均每个人每天要使用一次性纸巾10.1张。
如果按一张纸巾的面积为21厘米×21厘米计算面积的线天使用的纸巾全部铺开,其面积大约相当于一个北京市。
“纸巾的大量消耗每天都在给地球增加新的负担,而更方便、更环保的手帕却无人问津”。2009年的夏天,李婷和自己的大学同学一起加入了“帕客”的行列。一些同学在江浙地区联系到生产手绢的厂家,订制了印有各色图案的手帕和布包在网店上销售。没想到,这个小店引起众多青年人的关注,购买者络绎不绝,一天就可以卖出去二十多条。
“多年前流行的东西,现在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李婷觉得,自己出售的手帕在图案和花色上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价格也不像品牌店贵得吓人,一块碎花棉布手帕只要5到10元,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让她略感遗憾的是,目前手帕只能在网上销售,还没有实体店,想在商场或超市很方便地买到一块手帕仍是一个奢望。
刚刚做妈妈的李女士想给自己的小宝宝买一块普普通通的棉布做的手绢,可以给孩子擦嘴和鼻涕用。“普通的卫生纸或者餐巾纸都太硬,对孩子皮肤不好。但我特意去了很多商场找手绢,都没能如愿。”李女士说。“帕客”们极力推广的手帕除了保护环境,还因为手帕能给人带来一些充满温情的记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在获奖演讲中,曾动情讲述了自己与手帕的故事。小时候,米勒每次出门前母亲总要问:“你带手帕了吗?”,米勒如果没有带手帕,母亲就回屋子里拿出一块手帕给她。
“只有那个时候我才会走到街上去,好像带上手绢就等于妈妈也和我在一起”。在这个睿智的德国老人眼里,手帕是亲情的象征。
作为一个专业的“帕客”,李婷也曾考证过中国手帕的历史。“中国使用手帕也有悠久的传统。最早始于先秦,兴于汉代。在乐府《孔雀东南飞》中记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的句子,其中,手巾就是今天的手帕。而北京东城区的手帕胡同因清代聚集有众多手帕作坊而得名。”
方*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设为辩论话题民生视点男子在厕所娶妻生子
公 司:山东鲁樱手帕有限公司
联系人:销售经理
电话:86-0632-5069669
手机:15318075602 | 15006327477 | 18953701350 |
E-mail:luckying@luckying.com
地 址:中国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东沙河镇振兴路16号